项目位于曾经辉煌的邯郸制氧机厂。始建于1946年,由于近期产业更迭,迅速变成一个被遗忘的城市废墟,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土地,瞬间发生了断裂式变化。
如何在一个工业美学价值不高的工业遗产中进行城市更新并延续历史,如何让这一大片被遗忘的冰冷废墟,获得新生,并给城市带来希望和愉悦,是设计的初衷。我们一开始就不希望它变成一个博物馆式的内向型城市展厅,而是通过切角形成城市广场,保持展厅与城市最大的互动与开放性。建筑切角形成的广场不仅是一个与城市融洽的展示平台,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活力聚合点。
对于一个狭长的城市转角用地,“一字”形的布局最契合整体边界属性。一个超尺度的崭新界面,强有力激发了城市活力,使之成为居民日常聊天,下棋,散步,遛狗的好去处,这个生动的口袋广场,为城市注入一种新的生命力。
两根蘑菇状柱子不经意之间形成的拱形空间,产生一种时空对话,实际上美化了老厂房中的牛腿柱及拱形桁架的结构意向,在层间弧形灯带的衬托下,蘑菇柱的反重力、历史性交织于一起,充斥着矛盾及不确定性。
建筑二层,18块金属梭形百叶如律动的琴键镶嵌在8400的开间中,每块百叶旋转10度,按450间距定距安装。充分兼顾实际功能与视线的通透性,开窗的位置,百叶与墙面垂直;柱子的位置,百叶与墙面平行,自远而看,渐变旋转的百叶如同轻浮的羽衣,随风而动,如影而行。
错位的阵列关系形成了黑白相隔的摩尔纹。当阳光洒下在浮光掠影间,一个二维的建筑立面具有了一种工业美学的三维动感,一种几何错觉而非静态的手法,让这个起伏的长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未来感和梦幻感。
前广场的步行台阶设计为可以休憩的石板,人可在席地而坐,亦可穿行其间。在广场横向条状灯光衬托下,人犹如钢琴家灵动的手指下流淌出的一个个随琴键般韵律跳动的音符,而建筑仿佛犹如一件工业艺术品置于广场之上。